查看原文
其他

学科思政 | 高素质复合型涉外人才思政教育计划:彰显世界眼光 厚植家国情怀

优秀的 浙大研究生 2023-09-17


开栏的话:“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健全微观层面“三全育人”机制,发挥学科育人作用,党委研究生工作部、研究生院面向新一轮“双一流”建设的新任务和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新要求,启动学科思政创新工程,深入推进学科(专业)思政特色创新项目建设。本平台即日起推出“学科思政工作案例”专栏,立足学科(专业)特点、优势和使命定位,凝练总结项目建设过程中的优秀做法、体制机制和创新模式,生动展现优秀项目的特色、亮点,营造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知识能力教育深度融合的浓厚氛围。




引领新时代外语学子主动服务国家战略是外语学院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学院坚持三步走战略,扎根中国大地、深化中外文明互鉴,提升国际视野、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涵养人类情怀、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自“高素质复合型涉外人才思政教育计划”开展以来,学院不断推进学科与思政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形成了立足学院、面向全校的体系化、长效化的高素质涉外人才思政教育方案。加强党建引领是项目的重要内容,以国际组织与国际交流专业师生联合党支部为代表的党支部,在项目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示范引领作用。




为更好地服务国家全球战略,培养以国际组织人才为主的新时代高素质新型涉外人才,推进人才培养的系统化、专业化和学科化,浙江大学2018年设立了国际组织与国际交流二级学科硕士点。按照党建引领专业建设、支部建设融入专业发展、党建和专业多维结合的总体思路,专业成立之初,学院便成立了国际组织与国际交流专业师生联合党支部,通过加强党建硬度、拓展专业深度、强化师生担当,全面推进党建与学科专业互融互促。


建章立制,加强党建“硬度”

形成党建引领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常态化机制


把握四个抓手,以党建引领专业建设。一是抓支部队伍建设,专业教师担任党支部书记、学生骨干担任党支部委员,确保目标明确、工作有效。二是抓组织生活,认真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等活动,确保组织生活的重要性和有效性。三是抓党员管理、教育和发展,通过党员教育进而引领全体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四是抓作用发挥,引领党支部党员根据自身专业特长,在彰显世界眼光、涵养国际化素养等方面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提升站位,拓展专业“深度”

形成“党建+专业”的支部建设特色

依托国际组织与国际交流专业,发挥跨文化与区域研究所的业务专长,在党史学习等领域形成四个特色。一是扎根中国大地,按照“着力精准、形式新颖、准备充分”的要求,形成“一党员一党课”机制,把中国和中国共产党的故事“讲出来”。二是融通中外文明,将党史学习教育与全面系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外交思想结合起来,坚持外交思想引领,把中国特色全球治理的理论“学进去”。

“一人一微党课”制度

三是开拓国际视野,举办时事热点研讨活动,汇集成果,发挥研讨辐射作用,党支部党员参加国际组织菁英人才大赛,相关国际国内研讨会10余场,把中国和世界、个人和使命“论起来”。四是参与全球治理,开展全覆盖式的国际组织实习,带领学生赴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切实感受世情国情,增强世界眼光、奉献精神和实干能力,把践行家国情怀和全球关切“做出来”。

支部党员参与中国-上合基地“凌云计划”

研究生社会实践

五是涵养人类情怀,组建“国际组织职业生涯规划”宣讲团,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职业生涯规划课堂宣讲,引领求是学子主动了解全球发展,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之志“领起来”。

支部党员针对时事热点展开研讨


多维融合,强化师生担当

形成多主体融合发展模式和全方位示范辐射效应

“课程思政”与党建有效结合。支部党员教师积极参与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推动思政、时政热点、习近平外交思想进课程,并向浙江传媒学院等院校分享“课程思政”建设经验。

支部党员走进职业生涯规划课堂

“形势政策”与党建有效结合。支部教师党员作为专家参与全校形势政策课《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格局与时政热点》等备课工作,学生党员积极参与本科生国际素养提升计划等助教工作,带动“中国共产党的世界眼光与人类情怀”进形势政策课、深入本科低年级学生,助其“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国际组织职业生涯规划”与党建有效结合。支部党员走进第一课堂,介绍国际组织职业生涯规划知识,分享国际组织相关实习实践经历,为新时代高素质涉外人才培养撒播希望的种子。



国际组织与国际交流师生联合党支部通过党建与专业深度、有效融合,实现了党建硬度和专业深度互融互促,同时强化了师生责任担当,主要获得了三方面成效:

党性修养和专业能力同步提升。对党史和当代中国、当代中国与世界关系的深刻理解,是国际组织与国际交流专业学生的“必修课”。通过增强理论学习、开展定期交流、热议时事政治,党员同学不断深化自身对党的理解和认识,坚定理想信念,强化身份意识,提升政治和专业素养。

理论深度和实践能力同步提升。通过社会实践,党员同学在细致工作中感知真切的力量,在鲜活事例中接受深刻的教育,学会并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基本观点和分析处理问题的立场方法,正确地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个人成长与服务意识同步提升。支部要求党员结合自身专业特长,开展“我为师生办实事”专题实践活动等各类服务活动,在服务中厚植家国情怀和奉献精神,切实加强了党支部建设和作用发挥,提升了党支部凝聚力、战斗力、服务力,彰显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高素质复合型涉外人才思政教育计划”项目开展以来,紧密围绕学科思政建设,推动党建与学科深度融合、学科与思政深度融合,以学生出口为导向,努力构建“彰显示范作用,兼具学科特色”的思政育人模式,面向未来,项目力争通过构建长效化机制,持续培养更多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和跨文化能力的复合型、复语型、高层次国际化人才。


推荐阅读
1.小研喊你为理学部、工学部候选老师投票啦!浙大永平奖教金候选人已产生
2.心晴四季,光暖校园|来心理游园会寻找快乐,拥抱自己
3.聊一聊 | 哦 baby 情话多说一点(救救我 出不来了)
4.小研喊你为董世洪老师、顾大强老师投票啦!浙大永平奖教金候选人已产生
5.行政服务办事大厅 献礼浙大125周年校庆——自助服务厅来啦!

来源 | 外国语学院
编辑 | 刘厚雪 易诗淇
责任编辑 | 杨丽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